近日,一批武汉籍新能源出租车现身青藏高原某城市街头,引发业界关注。这场跨越2000公里的“绿色迁徙”,不仅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应用场景的突破性拓展,更折射出中 国新能源产业在极端环境下的技术攻坚决心。
此次投运高原的车型为东风风神E70换电版,其搭载的磷酸铁锂电池组经过特殊低温改造,可在-30℃环境下保持85%以上的续航效率。车辆底部加装的热泵空调系统与电池预热装置,有效解决了高寒地区取暖能耗过高的痛点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武汉与高原城市共建的“光储充换”一体化站已投入使用,通过光伏发电+储能电池+换电站的三位一体设计,实现了清洁能源的就地消纳。
行业专家指出,此次试点突破了传统认知中“新能源车型不适宜高寒地区”的刻板印象。数据显示,该批次出租车在海拔3650米的区域实测续航达320公里,较常规版本衰减率控制在15%以内。这一成果得益于武汉汽车产业与中科院理化所的合作研发,其独创的“梯度保温”技术通过分层控制电池温度,既保障安全性又降低能耗。
这场跨越地理与技术的双重挑战,不仅为新能源出租车开辟新市场,更验证了“车-桩-储”全链路协同发展的可行性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