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9月的到来,国内入秋进程加速推进。根据天气网最新发布的全国入秋进程图显示,截至9月1日,秋的版图已覆盖超过一半的面积,首次超越夏季范围,标志着国内大部分地区正式进入夏秋转换期。
北方秋意浓,南方暑未消
从进程图看,内蒙古、东北地区大部、青海、甘肃、宁夏、新疆北部、川西高原、西藏南部及云南多地已迈入秋季。其中,兰州、银川、太原、沈阳、长春等北方省会城市相继在8月下旬入秋,乌鲁木齐也开启入秋进程。而北京、天津、河北中南部、山东、河南及长江以南地区仍被夏季“掌控”,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甚至已进入冬季。
气象分析师指出,今年夏季(6-8月)为1961年以来最热,全国平均气温达22.31℃。但8月底副热带高压南落,冷空气活动频繁,推动秋意“赶进度”。截至9月1日,整体入秋进度与常年持平,部分地区略偏晚。
南北入秋时间差达5个月
国内幅员辽阔,入秋时间差异显著。西藏中南部、四川西南部、云南高海拔山区等地6月即可入秋;黑龙江中北部、内蒙古中东部等地7月开启秋日;9月秋意将跨过长江,浙江中部、江西北部、湖南中部及广西北部等地陆续入秋;而广东、广西南部沿海及海南、台湾等地需等到11月后。以大城市为例,呼和浩特最早入秋(8月12日),海口最晚(11月28日),相差108天。
冷空气助力,北方昼夜温差加大
据预测,未来三天新一股冷空气将自西向东影响淮河以北地区,华北、东北多地昼夜温差可达10℃以上。气象部门提醒,早晚出行需添衣防着凉,同时空气干燥,建议多食用梨、百合等食材防秋燥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