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3日,2025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在黑龙江伊春正式拉开帷幕。这场集科技、体能与智慧于一体的赛事,吸引了全国13个省份的50支代表队、近1100名青少年选手参与,在“林都”伊春的绿水青山间展开了一场电波追逐战。
赛事亮点:六大赛项考验综合实力
本届锦标赛设置3.5MHz/144MHz短距离测向个人赛与接力赛、定向猎狐个人赛及无线电测向机制作六大项目,涵盖儿童组至大学组共10个组别。赛事主赛区设在丰林县,分赛区延伸至伊美区与友好区,选手需在复杂地形中精准定位隐蔽电台,既考验无线电技术,又挑战体能与方向感。
伊春优势:生态资源赋能科技体育
作为国家级森林城市,伊春以“红松故乡”“天然氧吧”著称,其丰富的地形资源为赛事提供了天然舞台。黑龙江省体育局此前发布的赛事承办规定显示,伊春在场地安全、应急预案等方面已通过省级审核,确保赛事规范运行。此次赛事的落地,也标志着伊春在承办冰壶联赛等大型赛事后,进一步拓展科技体育领域。
行业视角:无线电测向的“破圈”之路
无线电测向运动俗称“无线电猎狐”,近年来在青少年中快速普及。广州二中、燕山大学等校已形成成熟训练体系,选手通过短距离测向、定向猎狐等进阶模式,逐步提升技术。2024年天津赛事中,燕山大学代表队斩获多项奖牌,印证了该运动在高校中的发展潜力。此次伊春赛事首次纳入大学组,为高层次人才选拔提供平台。
教育意义:在电波中锻造核心素养
赛事不仅是一场竞技,更是一次科技教育的实践。选手需在电波干扰中快速分析信号,锻炼逻辑思维与应变能力;团队协作模式则培养沟通与领导力。正如广州二中测向队教练所言:“这项运动让孩子在竞争中找到差距,主动学习提升。”
当无线电波穿透伊春的林海,当青春身影与自然风光交织,这场赛事不仅书写着科技与体育的融合篇章,更在青少年心中种下探索未知的种子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